6. 下面的文字记叙了项脊轩修葺前后的变化,请结合示例分析项脊轩修葺前后的特点,给文章作批注。(4 分)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①,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②,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③,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④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⑤,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⑥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节选自归有光《项脊轩志》)
【注】①渗漉:渗漏。②栏楯(shǔn):栏杆。③冥然兀坐:静静地独自端坐。④珊珊:树影摇动的样子。⑤迨(dài)诸父异爨(cuàn):等到伯、叔分家。⑥庖:厨房。
示例:
修葺前:“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特点是狭小、阴暗、破漏。
批注:
修葺后:“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特点是明亮、幽雅、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