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首 页
练习与测试答案
补充习题答案
课课练答案
同步练习答案
阅读答案
电子课本
更多
其他答案
课件下载
试卷练习
教学反思
说课稿
录音下载
教案下载
作文范例
简笔画下载
教学视频
语文知识
班主任资料
教材
其他资料
零五网
›
全部参考答案
›
启东中学作业本
›
2025年启东中学作业本八年级数学上册苏科版宿迁专版 第24页解析答案
1. 如图是△ABC的折纸示意图,则折痕AD是△ABC的(
D
)
A.垂直平分线
B.中线
C.角平分线
D.高
答案:
D
2. (2024·张家港期中)如图,在△ABC中,AB= AC,D是BC上的一点,O是AD上一点,且OB= OC. 若BC= 4,则BD的长为(
B
)
A.1
B.2
C.3
D.4
答案:
B
解析:
展开
证明:在△ABC中,AB=AC,
∴△ABC是等腰三角形,∠ABC=∠ACB。
在△OBC中,OB=OC,
∴△OBC是等腰三角形,∠OBC=∠OCB。
∵∠ABC=∠ABO+∠OBC,∠ACB=∠ACO+∠OCB,
∴∠ABO=∠ACO。
在△ABO和△ACO中,
$\left\{\begin{array}{l}AB=AC \\∠ABO=∠ACO \\OB=OC\end{array}\right.$
∴△ABO≌△ACO(SAS)。
∴∠BAO=∠CAO,即AD平分∠BAC。
∵AB=AC,AD平分∠BAC,
∴AD是BC的中线(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BD=DC=$\frac{1}{2}$BC=$\frac{1}{2}×4=2$。
答案:B
3. (2024·凉山州)如图,在Rt△ABC中,∠ACB= 90°,DE垂直平分AB交BC于点D,若△ACD的周长为50 cm,则AC+BC= (
C
)
A.25 cm
B.45 cm
C.50 cm
D.55 cm
答案:
C
解析:
展开
证明:
∵DE垂直平分AB,
∴AD=BD。
∵△ACD的周长为50 cm,
∴AC+CD+AD=50 cm。
∵AD=BD,
∴AC+CD+BD=AC+BC=50 cm。
答案:C
4. 如图,在△ABC中,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BC于点D,E,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BC于点F,G,连接AE,AG. 若∠B= 52°,∠C= 30°,则∠EAG的度数为(
C
)
A.12°
B.14°
C.16°
D.18°
答案:
C
解析:
展开
解:在△ABC中,∠B=52°,∠C=30°,
∠BAC=180°-∠B-∠C=180°-52°-30°=98°.
∵DE垂直平分AB,
∴AE=BE,∠BAE=∠B=52°.
∵FG垂直平分AC,
∴AG=CG,∠CAG=∠C=30°.
∠EAG=∠BAC-∠BAE-∠CAG=98°-52°-30°=16°.
答案:C
5. (2024·眉山)如图,在△ABC中,AB= AC= 6,BC= 4,分别以点A,点B为圆心,大于$\frac{1}{2}AB$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E,F,过点E,F作直线交AC于点D,连接BD,则△BCD的周长为(
C
)
A.7
B.8
C.10
D.12
答案:
C
解析:
展开
证明:由作图可知,EF是AB的垂直平分线,
$\therefore AD=BD$,
$\because AB=AC=6$,$BC=4$,
$\therefore \triangle BCD$的周长$=BC+CD+BD=BC+CD+AD=BC+AC=4+6=10$。
10
6. O是△ABC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OA= 8,则OA+OB+OC的值是
24
.
答案:
24
解析:
展开
∵O是△ABC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O是△ABC的外心,
∴OA=OB=OC,
∵OA=8,
∴OB=OC=8,
∴OA+OB+OC=8+8+8=24.
24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