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两点之间,曲线最短
佚名
①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已经被证明是伟大的公理。
②没有人喜欢走曲线,都希望能花最少的时间走最少的路到达目的地。
③但是,几何题和现实生活毕竟相差十万八千里。当然没有人喜欢走弯路,所有的人都在寻找两点之间的那条直路。可现实是,太多的时候,是没有捷径可走的。
④没有捷径时,非走曲线不可。
⑤德国有个叫亨利·谢里曼的人,幼年时深深迷恋《荷马史诗》,并且下定决心要投身考古事业。可是他很清楚,进行考古发掘和研究是需要很多钱的,而自己的家境却十分贫寒。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没有直线可走,于是他决定走曲线。
⑥从 12 岁起,谢里曼就辛苦地挣钱谋生,他先后做过学徒、售货员、见习水手、银行信差,后来在俄国开了一家私人的商务办事处。但他从未忘记过自己的理想,利用业余时间,他自修了古希腊文,通过穿梭于各国之间的商务活动,他还学会了多门欧洲语言,这些都为日后“奇迹”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⑦多年以后,谢里曼终于在经营石油的过程中积攒了一大笔钱。就在人们以为他会大大享受一番时,他却放弃了优裕的生活,投身到考古事业中。1870 年,他开始在特洛伊挖掘。不出几年,他就发掘出了九座城市,并最终挖到了两座爱琴海古城:迈锡尼和梯林斯。谢里曼成了发现爱琴文明的第一人。其发现在世界文明史中具有重要意义。此时,人们才明白,为什么痴迷考古的谢里曼要花费那么多时间去赚钱。
⑧直,并不一定就是最佳。比如在人际交往中,直话直说可能会伤人,而委婉表达才是上策。再如要过一条河,虽然直线最短,但眼前既没船也没桥,那么就从上游或下游有桥的地方绕过去才是明智之举。愚公和精卫很能干,在前进的直线路径上遇山移山,遇海填海,然而付出的代价未免太大。
⑨直,就是顺利。但是在人生道路上,太过顺利未必是好事,顺利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暗礁、陷阱。张爱玲说: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
⑩人有时候应该像水一样前进,如果前面是座山,就绕过去;如果前面是平原,就漫过去;如果前面是张网,就渗过去;如果前面是道闸门,就停下来,等待时机。
⑪我们有时候需要等待,有时需要合作,有时需要技巧。碰到困难和障碍,并不一定要硬挺、横冲,可以选择绕开困难、避过障碍。鸡蛋真的不要选择去硬碰石头,因为那样的后果只能是头破血流。学会走弯路,这是一种大智慧。在那些小路、弯路、暗路、坎坷路上走出成功走出精彩走出一鸣惊人,在不知不觉、悄无声息中走出新颖走出辉煌走出刮目相看。
⑫平面上,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而现实生活中,更多的时候,却是“曲线”最短。
1. 阅读全文,谈谈你对标题《两点之间,曲线最短》的理解。
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或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常常需要绕开困难、避过障碍,才能成功。
2. 第④段,“没有捷径时,非走曲线不可”中的“非”“不可”能否删去,为什么?
不能,双重否定突出强调了走曲线的必要性和确定性。
3. 第⑤段“于是他决定走曲线”一句中的“走曲线”,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1)学习多门语言;(2)赚钱。
4. 第⑧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举例论证,举愚公移山和精卫填海付出太大代价的例子,具体证明了“直,并不一定是最佳”这一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反面论证,证明了“没有捷径时,非走曲线不可”的观点。
5. 古今中外,“在那些小路、弯路、暗路、坎坷路上走出成功走出精彩走出一鸣惊人,在不知不觉、悄无声息中走出新颖走出辉煌走出刮目相看”的人有很多,请你写一个典型事例。
答案略。要求:事例表述应扣住走过弯路和取得成功的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