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时间让你与众不同
吴晓波
①1902 年,27 岁的诗人里尔克应聘去给 62 岁的画家、雕塑大师罗丹当助理,在初出茅庐的诗人的猜想中,名满天下的罗丹一定过着十分浪漫、疯狂、与众不同的生活。然而,他看到的真实景象与想象中的大相径庭,罗丹竟是一个整天孤独地埋头于画室的老人。里尔克问他:“如何能够寻找到一个要素,足以表达自己的一切?”罗丹沉默片刻,然后极其严肃地说:“应当工作,只要工作。还要有耐心。”
②是什么让某些人变得与众不同?我觉得罗丹说出了真正的秘密,那就是:工作,和足够的耐心。
③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想一夜成名,张爱玲说过的“出名要趁早,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这句话,真的耽误了很多年轻人。其实,你如果把人生当成一次马拉松长跑的话,在前一千米是否跑在第一名真是一件那么重要的事情吗?
④我身边有着很多与众不同的杰出人物——至少在世俗的意义上是这样,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全身心地投入于自己的工作中。
⑤在我熟悉的中国经济学家中,张五常大概是天赋最高的一位,他在四十多岁的时候就差点儿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同时他又是一个十分勤勉的人,早年为了写《佃农理论》,他把十几箱原始档案一一分拣完,这份工作大概是很多博士所不屑于去做的。到今天,他已经是一位年近八十的老人了,可是每周还要写两篇 1500 字以上的专栏文章。
⑥在我所了解的当代西方学者中,英国的尼尔·弗格森是公认的“神童”。他的研究领域横跨历史学、经济学与政治学三界之间,不到三十岁就被牛津大学聘为研究员,四十岁时被《时代》周刊评为“影响世界的一百人”。可是他的勤奋又是非常人能比的,为了写作《罗斯柴尔德家族》一书,他和助理们翻阅了罗氏家族百年以来的上万封家信及成吨的原始资料。
⑦所以,在与众不同的背后,往往是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辛苦。他们简单地长跑,简单地做一件事情。
⑧与众不同的东西,往往在制造的过程中是枯燥的、重复的和需要耐心的。
⑨在流传至今的明清瓷器中,有犀皮斑纹的是最昂贵的,几乎一器难求。在很长的时间里,人们甚至不知道它是由哪些天才制作出来的。后来,王世襄终于在他的书中把秘密泄露了出来,它的制作过程是这样的——
⑩工匠制作犀皮,先用调色漆灰堆出一颗颗或者一条条高起的底子,那是“底”;在底上再刷不同颜色的漆,刷到一定的厚度,那是“中”和“面”了,干透了再磨平抛光,光滑的表面于是浮现细密和多层次的色漆斑纹。
⑪当我读到这个秘密的时候,突然莞尔。
⑫每一件与众不同的绝世好东西,其实都是以无比寂寞的勤奋为前提的,要么是血,要么是汗,要么是大把大把的曼妙青春好时光。
(选自《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5 年版。有删改)
1. 阅读全文,怎样理解标题《时间让你与众不同》的含义?
言之有理即可。示例:只有足够勤奋地工作,并且付出足够的耐心,才能获得成功,让你与众不同。
2. 文段⑧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
起过渡作用,文章内容由前文列举的与众不同的人过渡到后面的与众不同的物。
3. 文段④中使用了“百年以来”“上万封”“成吨”这样的词语,有何用意?
用具体的数据表明,弗格森为写作《罗斯柴尔德家族》一书,查阅资料所跨时间之长,阅读的资料之多,突出他的勤奋和耐心,有力地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4. 联系上下文,回答下列问题。
(1)“然而,他看到的真实景象与想象中的大相径庭”一句中“大相径庭”指的是什么?
里尔克认为罗丹的生活应该是浪漫、疯狂、与众不同的,但是他看到的罗丹却整天孤独地埋头于画室,这和他的想象差别很大。
(2)“其实,你如果把人生当成一次马拉松长跑的话,在前一千米是否跑在第一名真是一件那么重要的事情吗?”如何理解这句话?
人的一辈子很长,一开始取得短暂成功并不能证明这个人最终会成为人生赢家。
5. 下列名言中不能作为道理论据放在文段⑦的一项是(
D
)
A.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B. 任何倏忽的灵感事实上不能代替长期的功夫。——罗丹
C. 成大事者,争百年,不争一息。——冯梦龙
D. 即使断了一条弦,其余的三条弦还是要继续演奏,这就是人生。——爱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