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组数据2,7,3,7,5,3,7的众数是(
D
)
A.2
B.3
C.5
D.7
答案:D
解析: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在数据2,7,3,7,5,3,7中,数字7出现了3次,次数最多。
2. 某居民一家6人向灾区捐款数目如下(单位:元):200,170,150,170,120,30,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
)
A.140和160
B.140和170
C.170和170
D.170和160
答案:A
解析:
首先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30,120,150,170,170,200。
计算平均数:$\frac{30 + 120 + 150 + 170 + 170 + 200}{6} = \frac{840}{6} = 140$。
确定中位数(数据个数为偶数,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值):$\frac{150 + 170}{2} = 160$。
3. 甲、乙两地去年12月前5天的平均气温如图所示,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C
)

A.两地气温的平均数相同
B.甲地气温的中位数是6℃
C.乙地气温的众数是4℃
D.乙地气温相对比较稳定
答案:C
解析:
读取甲、乙两地前5天气温数据:
甲地:2,8,6,10,4;乙地:6,4,8,4,8。
A. 甲地平均数=(2+8+6+10+4)/5=6℃,乙地平均数=(6+4+8+4+8)/5=6℃,平均数相同,A正确。
B. 甲地数据排序:2,4,6,8,10,中位数为6℃,B正确。
C. 乙地数据:4,4,6,8,8,4和8均出现2次,众数为4℃和8℃,C错误。
D. 甲地极差10-2=8,乙地极差8-4=4,乙地更稳定,D正确。
4. 如图是某中学乒乓球队队员年龄分布的条形统计图,则队员年龄的众数、中位数分别是
15,15
.

答案:【解析】:由条形统计图可知,各年龄人数为:13岁2人,14岁6人,15岁8人,16岁3人,17岁2人,18岁1人。总人数=2+6+8+3+2+1=22人。众数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数,15岁出现8次最多,故众数为15。中位数是第11、12个数据的平均数,将年龄数据排序后,第11、12个数据均为15,故中位数为15。
【答案】:15,15
1. 某男子排球队20名队员的身高如下表:
|身高/cm|180|186|188|192|208|
|人数|4|6|5|3|2|

此男子排球队20名队员的身高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186cm,187cm
.
答案:186cm,187cm
解析:
众数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数,186cm出现6次,次数最多,故众数为186cm;20名队员,中位数是第10和11名队员身高的平均数,前4+6=10名队员身高为186cm,第11名队员身高为188cm,中位数为(186+188)/2=187cm。
2. 已知一组数据2,1,x,7,3,5,3,2的众数是2,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2.5
.
答案:2.5
解析:
已知数据组为$2,1,x,7,3,5,3,2$,众数为2,说明2在这组数据中出现的次数最多。
由于数据中2已经出现了2次,且众数为2,所以$x$必须等于2,使得2的出现次数最多。
将$x$替换为2后,数据组为$1,2,2,2,3,3,5,7$(已经排序便于观察,实际排序应在确定x后进行)。
这组数据共有8个数,所以中位数是第4个数和第5个数的平均值,即$\frac{2+3}{2}=2.5$。
3. 在一组数据-1,0,4,5,8中插入一个数据x,使得该组数据的中位数为3,则x=
2
.
答案:2
解析:
原数据为-1,0,4,5,8,按从小到大排列,有5个数,中位数是第3个数,即4。插入一个数据x后,数据个数变为6,中位数为第3和第4个数的平均数。要使中位数为3,设插入x后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第3和第4个数平均值为3,则第3和第4个数之和为6。原数据中间两个数为0(或可能插入x后改变),4或x可能插入中间位置,分情况:
若x≤0,数据排为-1,x,0,4,5,8,中间为0+4=4,4/2=2≠3,不符;
若0<x≤4,数据排为-1,0,x,4,5,8或-1,0,4,x,5,8等,中间两个数为x和4,(x+4)/2=3,得x=2;
若x>4,数据排为-1,0,4,x,5,8或-1,0,4,5,x,8等,中间为4+x或4+5,平均值大于4或4.5,不等于3。
所以x=2。
4. 某校开展了“孝敬父母,从家务事做起”的活动,活动结束后,调查了九年级某班50名学生一周做家务的时间,数据如下表:
|每周做家务的时间/h|0|1|1.5|2|2.5|3|3.5|4|合计|
|人数|2|2|6|
8
|12|13|4|3|50|

(1)填写表中未完成的部分;
(2)该班学生每周做家务的平均时间是______
2.44h
;
(3)该班学生每周做家务时间的中位数是______
2.5h
,众数是______
3h
;
(4)请你根据(2)、(3)的结果,用一句话谈谈自己的感受.
该班学生每周做家务的平均时间较短,多数同学每周做家务时间集中在2.5 - 3h
答案:(1) $50 - (2 + 2+6 + 12+13+4+3)= 8$,填表如下:
|每周做家务的时间/h|0|1|1.5|2|2.5|3|3.5|4|合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人数|2|2|6|8|12|13|4|3|50|
(2) $\frac{0×2 + 1×2+1.5×6 + 2×8+2.5×12+3×13+3.5×4+4×3}{50}$
$=\frac{0 + 2+9 + 16+30+39+14+12}{50}$
$=\frac{122}{50}=2.44$(h)
(3) 50个数据排序后,第25、26个数据平均数为中位数,$2.5+2.5)÷2 = 2.5$(h);3出现的次数最多,众数是3 h。
(4) 该班学生每周做家务的平均时间较短,多数同学每周做家务时间集中在2.5 - 3h等(答案合理即可)。
故答案依次为:(1)8;(2)2.44h;(3)2.5h;3h;(4)答案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