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伴你学答案 2025年伴你学九年级数学上册苏科版 第44页解析答案
1. 若直线$l与半径为r的\odot O$相交,且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5$,则$r$的取值范围是(
C
)
A.$0 < r < 5$
B.$r = 5$
C.$r > 5$
D.$r\geqslant 5$
答案:C
解析:
直线与圆相交的条件是圆的半径大于点到直线的距离,即$r>5$(根据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当距离小于半径时,直线与圆相交)。
题目中给出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5$,所以$r$的取值范围应满足$r>5$,选项中只有$r>5$符合该条件(选项C表述与$r>5$意义一致,选项D包含$r=5$的情况,此时直线与圆相切,不符合相交条件)。
2. 已知$\odot O的半径是5$,圆心$O到直线AB的距离为2$,则$\odot O$上有且只有
3
个点到直线$AB的距离为3$.
答案:3
解析:
设圆心O到直线AB的距离为d=2,圆O半径r=5。到直线AB距离为3的点在与AB平行的两条直线上:一条在远离圆心一侧,圆心到该直线距离为d+3=5,与圆相切(1个交点);另一条在靠近圆心一侧,圆心到该直线距离为3-d=1,与圆相交(2个交点)。故总交点数为1+2=3。
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点$(3,5)$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上有且只有两个点到x轴的距离为1$,则半径$r$的取值范围是
$4\lt r\lt6$
.
答案:$4\lt r\lt6$(以区间形式表示对应填写需求)
解析:
点$(3,5)$到$x$轴的距离是$5$。
到$x$轴距离为$1$的点在平行于$x$轴的两条直线$y = 1$和$y = -1$上。
要使圆上有且只有两个点到$x$轴的距离为$1$,则圆需要与这两条直线中的一条相交,与另一条相离。
圆与直线$y = 1$相交时,$|5 - 1| \lt r$,即$r \gt 4$。
圆与直线$y = -1$相离时,$|5 + 1| \gt r$,即$r \lt 6$。
综合得$4 \lt r \lt 6$。
4. 如图,在$\triangle ABC$中,$AB = 5\mathrm{cm}$,$BC = 4\mathrm{cm}$,$AC = 3\mathrm{cm}$.
(1) 若以点$C$为圆心,$2\mathrm{cm}为半径画\odot C$,则直线$AB与\odot C$的位置关系如何?
(2) 若直线$AB与半径为r的\odot C$相切,求$r$的值.
(3) 若线段$AB与半径为r的\odot C$只有一个公共点,求$r$的取值范围.

答案:1.(1)
作$CD\bot AB$于$D$。
因为$3^{2}+4^{2}=5^{2}$,即$AC^{2}+BC^{2}=AB^{2}$。
所以$\triangle ABC$是直角三角形,$\angle ACB = 90^{\circ}$。
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S_{\triangle ABC}=\frac{1}{2}AC\cdot BC=\frac{1}{2}AB\cdot CD$。
已知$AC = 3cm$,$BC = 4cm$,$AB = 5cm$,则$\frac{1}{2}×3×4=\frac{1}{2}×5× CD$。
解得$CD=\frac{12}{5}= 2.4cm$。
因为圆心$C$到$AB$的距离$d = 2.4cm$,圆的半径$R = 2cm$,$d>R$。
所以直线$AB$与$\odot C$相离。
(2)
因为直线$AB$与$\odot C$相切,圆心$C$到$AB$的距离$d$等于圆的半径$r$。
由(1)知$d = 2.4cm$,所以$r = 2.4cm$。
(3)
当直线$AB$与$\odot C$相切时,$r = 2.4cm$,此时线段$AB$与$\odot C$有一个公共点。
当$\odot C$与线段$AB$的端点$A$或$B$重合时($\odot C$半径足够大),也只有一个公共点,此时$r$的范围是$3cm<r\leqslant4cm$(当$r = 3cm$时,$\odot C$经过$A$点,当$r = 4cm$时,$\odot C$经过$B$点)。
所以$r$的取值范围是$r = 2.4cm$或$3cm<r\leqslant4cm$。
5. 如图,已知$\angle APB = 30^{\circ}$,$OP = 3\mathrm{cm}$,$\odot O的半径为1\mathrm{cm}$.若圆心$O沿BP方向在直线BP$上移动.
(1) 当圆心$O移动的距离为1\mathrm{cm}$时,$\odot O与直线PA$的位置关系是什么?
(2) 设圆心$O移动的距离是d$,当$\odot O与直线PA$相交时,$d$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答案:(1) 过点$O$作$OC \perp PA$于点$C$。
在$Rt \bigtriangleup POC$中,$\angle APB = 30^{\circ}$,$OP = 3\mathrm{cm}$,移动$1\mathrm{cm}$后,$O^{\prime}P=2\mathrm{cm}$(设移动后的圆心为$O^{\prime}$),则$O^{\prime}C=\frac{1}{2}O^{\prime}P = 1\mathrm{cm}$($30^{\circ}$所对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因为$\odot O^{\prime}$的半径为$1\mathrm{cm}$,$O^{\prime}C$等于半径,所以$\odot O$与直线$PA$的位置关系是相切。
(2) 当$OC$等于半径时,$OP = 2\mathrm{cm}$,圆心$O$移动距离$d_1=3 - 2=1\mathrm{cm}$;当$O$在$B$点左侧,$OC$等于半径时,$OP = 2\mathrm{cm}$,圆心$O$移动距离$d_2=3 + 2=5\mathrm{cm}$。
所以当$\odot O$与直线$PA$相交时,$d$的取值范围是$1\mathrm{cm}<d<5\mathrm{cm}$。
故答案为:(1)相切;(2)$1\mathrm{cm}<d<5\mathrm{cm}$。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