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学习与评价答案 2025年学习与评价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 第15页解析答案
1.根据链接材料,给课文中四首诗歌分类,完成诗歌与其体裁的连线。
链接材料:
中国古代诗歌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1.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吟”等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2. 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1)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称为五绝,七言的称为七绝。
(2)一种称“律诗”,一般每首八句,五言的称为五律,七言的称为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观沧海》        律诗
《次北固山下》      古体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散曲
《天净沙·秋思》     绝句
答案:《观沧海》——古体诗 《次北固山下》——律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绝句 《天净沙·秋思》——散曲
2.通过查阅参考书、网络检索等方式搜集一些资料,了解本课四首诗歌的作者信息及写作背景。
答案:1.《观沧海》:作者曹操,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写作背景:东汉末年,曹操北征乌桓胜利后,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所作,抒发了统一中原的抱负。
2.《次北固山下》:作者王湾,唐代诗人。写作背景:王湾漫游吴地时,行至北固山下,泊舟北固山,见潮平岸阔之景,触景生情写下此诗,表达思乡之情。
3.《钱塘湖春行》:作者白居易,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写作背景:长庆三年(823年),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春天游钱塘湖时所作,描绘西湖早春景色。
4.《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元代戏曲家、散曲家。写作背景:马致远漂泊他乡时所作,通过描绘秋景,抒发天涯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
3.有位同学写了一首五言绝句,向某刊物专栏投稿,并顺利通过审核。编辑部说正文内容按每个字0.5元付稿费。请问该同学能领到多少稿费?(
A
)
A.10元
B.20元
C.15元
D.12.5元
答案:A
古诗中的春夏秋冬
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唐·杜甫《春夜喜雨》
)
夏: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北宋·杨万里《小池》
)
秋: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
唐·刘禹锡《秋词》
)
冬: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
唐·白居易《早冬》
)
答案:[示例]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杜甫《春夜喜雨》)夏: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北宋·杨万里《小池》)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唐·刘禹锡《秋词》)冬: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唐·白居易《早冬》)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