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发布者:admin
《螳螂捕蝉》第二课时教后反思

       第一个环节是分角色朗读课文,给吴王和少年的话分别加上提示语,体会“言外之意”。先请三位同学来读一读,鞠丽君读“旁白”内容,叶甜读少年的话,叶飞读吴王的话。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动笔加上恰当的提示语,可以是动作,可以是神态,可以是语气。
       第四自然段中“吴王       地问道”,卢弘说,可以用“充满威严地问道”。有人有意见了,我说:“不忙纠正,卢弘,你再读一读吴王的这两句话,看一看怎么改为好。”他明白了,改成了“和蔼可亲”。戴影说,吴王指着少年的衣裳,关心地问道。我表扬她联系句子内容来说。鞠奥说,吴王像一位慈父一样,亲切地说。我评价:哦,吴王不仅有威严的一面,还有亲和的一面。
       第五自然段中“少年       地回答”,有学生说,少年“仰起小脸,尊敬地回答”。有学生说,少年一本正经地回答。有学生说,少年行了一礼,恭恭敬敬地回答。第六自然段中“吴王       问”,有学生说,吴王摸着少年的脑袋,笑着问。
       第七自然段中“少年      说”,有学生说,少年装模作样地说。为什么用“装模作样”这个词呢?学生回答,因为少年并不一定真的看到这样的情景,而是要引起吴王的兴趣。我说,那么用“煞有介事”不是更好吗?查一查词典,看一看这个词的意思。有学生说,少年神秘地说。我说,在“神秘”前面加上两个字。叶磊心领神会地举手,少年故作神秘地说。
       第八自然段中“吴王来了兴趣,        问”,叶灿钰说,吴王迫不及待地问。有学生说,吴王好奇地问。第九自然段中“少年       说”,有学生说,少年绘声绘色地讲起了故事。唐凯亮说,少年指着那高高的枝头说。第十自然段中“吴王        说”,有学生说,吴王竖起了大拇指,赞赏地说。有学生说,吴王捋了捋胡子,连连点头,高兴地说。
       第十一自然段中“少年接着       说”,有学生说,少年做出了打鸟的姿势说。有学生受了刚才的启发说,少年故作天真地说。有学生说,少年摇了摇头,意味深长地说。我评价:嗯,这真是一个机智过人的少年。第十二自然段中“吴王        说”,有学生说,吴王如梦初醒,激动地说。有学生说,吴王一拍大腿,佩服地说。有学生说,吴王惊出了一身冷汗,感激地说。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参与众多,而且发言质量较高,可见他们调动了自己的潜能,课堂中绽放出了智慧之花。这是不是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呢?
       第二环节是古今对照,学习故事。我引导学生利用《补充习题》,让学生读一读上面的文言文,再读一读文中写“螳螂捕蝉”这个故事的第九、十一自然段。再请鞠坤和叶玲两人配合,一句一句地古今对照,让学生读懂了。
       接着是利用各种版本的成语词典理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然后让学生交流课前准备的八字成语。由于准备充足,孩子们发言相当踊跃。我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这些八字成语。
       第三个环节是讨论课后的第4题:“听了少年的话,吴王为什么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我依然是利用《补充习题》,联系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对比大臣的谏和少年的谏:两者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会这样?
       在讨论中,我着重点拨学生理解:表面上看,少年只是在讲故事,但是如果只讲故事有用吗?少年的最后一句不可少,而且至关重要。学生的思维很活,讲出了关键:大臣们是直来直去地谏,触犯了吴王的威严,让吴王反而产生了逆反心理;而少年的谏,是旁敲侧击,不落痕迹,让吴王自己明白了其中的利害关系,根本没有察觉少年也是在劝他。因此,虽然大臣和少年的劝谏道理相通,但是效果却大不一样。
信息发布者:admin
《螳螂捕蝉》第一课时教后反思

       今天看了东林居士发的帖子,我忍不住回帖。是什么样的帖子呢?东林认为,为什么非得“有感情地朗读”呢?完全可以让学生“有理解地读”。对于这一点,我也很赞同。怎样才叫做有感情地朗读呢?对于班上占多半数的中下生来说,他们努力一下,可以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但是要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要说用上课堂时间,恐怕再多花一些时间也不能达到这个目标。基于这一点,让学生思考过后,带着自己的理解来读课文,这样来得更自然更实际一些。
       现在,我渐渐地让我们课堂学习目标“透明化”。今天这节课,我们的目标就是:1、读通课文;2、自学字词;3、概括主要内容;4、体会人物形象。
       对于第1、2两个目标,由于学生课前已经做了预习,我采取了检查的方式。12节课文,开了一轮“火车”,检查面还不算大,再来一遍,大家都能读准课文了。检查字词预习情况,我先让学生听写词语,这样的方式虽然不常用,但对于了解学生字词掌握情况来说,是很有用的。接着,就听写的12个词语,选择重点词,让学生说出意思,比如:乘虚而入、不堪设想、固执、恍然大悟。
       根据前面教过的“起因——经过——结果”,让学生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什么。学生说到少年劝吴王,我教给他们一个字——“谏”,学生查一查字典,知道“谏”是旧时指规劝君主。如果要在“谏”前加一个字的话,少年是——巧谏,而大臣们是——苦谏(直谏)。
       本课的重点环节是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形象。邵菲说得好,吴王野心勃勃,想吞了楚国,称霸天下。有学生说,吴王明智。我引导学生读第一自然段,让他们明白吴王刚愎自用,大家一起查成语词典理解这样一个词。就这时的吴王,谁的意见都听不进,他明智吗?请读一读这儿吴王的话,可是非常霸道啊!比较下来,叶剑龙读得最投入,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有感情地朗读”吧。学生明白了,他这不是明智,而是头脑发昏,一时冲动。我说,是什么让他头脑发昏呢?生答:攻打楚国能够取胜让他失去了理智。我说,这叫利令智昏,再查一查“利令智昏”这个词语的意思。后来呢,学生说,吴王能知错就改。有人举一反三了,说:吴王这是悬崖勒马、迷途知返。
       那么少年呢,是一个怎样的人?在默读之后,学生展开了交流:机智过人、勇敢、一心为国。张传梅说,少年有坚持精神,我说:“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让大家圈出“一连”和“终于”这两个词。有孩子质疑了:这个故事是真的还是假的?我说,是真的怎么样,假的又怎么样?叶磊说,如果是真的话,说明少年关于观察。卢弘说,如果是假的话,说明少年想象力丰富,会编故事。
       对于解读文本,我同意课前教师进行必要的研读,但我又认为,这绝对不能代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课堂上,我支持把与文本对话的权利交给学生。一位网友说得好,我们想不到的,学生未必想不到。说得多精彩呀!今天这节课上学生的表现就证明了这种说法!

本页答案点评

用户评论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