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发布者:admin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教后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品读对话描写,再次体会老人的内心世界,感受人物语言的作用;2、学习两次外貌描写,进行对比,写一个同学的外貌。
       课文中第5、6、9、10、11、12自然段写了作者和扫路老人的三“次”对话。我请学生们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先感受一下对话内容。
       第一“次”对话,我组织学生围绕“累”与“不累”展开讨论。对于赞同“累”的,引导他们联系下文思考,学生从“一千八百多级石阶”和“七个指头”感受到劳动量之大,老人一定腰酸背痛,程莹莹想象说一天下来,老人会感到全身像散了架似的。怎么可能不累呢?对于赞同“不累”的,有的同学说老人“移步换景”,有的说老人从扫地中得到了乐趣。我顺势让学生说一组排比句:扫路老人扫出了           。学生说,老人扫出了人生的乐趣,扫出了对生活的享受,扫出了硬朗的身体,扫出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另外有戴影等同学说,老人既累又不累。我说,这是一种全面的看法。好,请把自己的理由说出来。她们的理由是:老人身体虽累,但是精神上是快乐的,他以苦为乐,乐于奉献。
       第二“次”对话,我引导学生“改写”第10自然段中老人的话。学生把老人的话改写成陈述句,我又让他们改写成一组排比句:扫路老人舍不得      ,舍不得          ,舍不得          ,舍不得        。总之,老人是                 。改写好了,再齐读一遍。我说:“你们“听”出了老人什么样的心声了?”叶旦说,老人与天游峰有了深厚的感情。叶康说,老人已经与天游峰“人峰合一”了。我说,老人再也离不开这里,这就像叶落归根一样,天游峰就是老人的“根”啊。有学生说,这里就是老人的家,老人热爱天游峰,热爱生活。
       第三“次”对话,我引导大家领会作者与扫路老人的“话中之话”。
       第二个环节是引导学生学习文中两次外貌描写,体会“粗写”和“细写”。让学生写出一位同学的外貌,之后评读,让学生来猜一猜他写的是哪一位同学。要求抓住特点来写,不要面面俱到。如果大家猜准了,说明写得挺像的。
       从这一课的教学中,我突然明白了:
       因为看上去,第一课时比较平淡,而且其中蕴含的教学价值不能让课堂绽放更多的精彩,这也许就是很多老师喜欢上第二课时的原因吧。
信息发布者:admin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一课时教后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读通课文;2、学习字词;3、一读课文,了解天游峰的扫路人;4、品读第二自然段,了解天游峰的高与险,学习侧面描写的方法。
       导入学习还是要扣题而下,师生介绍天游峰,收获一个感性的认识。齐读课题,让学生了解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
       组织学生读上一轮课文,检查字词的自学情况,这是常规做法。在这过程中,指导学生写好“颇”、“褪”等字。
       第三个环节,给学生时间自读课文,思考: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个怎样的老人?然后师生一起来完成这一任务。
       有学生根据第3自然段说,这是一位艰苦朴素的老人;有学生根据第7自然段说,这是一位勤勤恳恳的老人;有学生根据第10自然段说,这是一位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老人;有学生根据第10自然段说,这是一位无私奉献的老人;有学生根据第7自然段说,这是一位自强不息的老人。
       唐凯亮根据第6自然段发表意见,这是一位自在悠闲的老人。我说:“是吗?”他还演读一番:“你看,老人不是自在悠闲吗?”为了“打消他的嚣张气焰”,我发动大家一起来研读课文。联系第6自然段中的“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大家读一读第7自然段。学生读起了“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我问:老人自在吗?悠闲吗?我再引导学生比较写游客与老人的句子,圈出“可是”一词,再细细地品味一番。实际情况是,我们班里的孩子当时似乎“脑筋转得慢”了,于是我请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来PK,读游客们的表现;等二人读完之后,我再“强调”说“可是——”,学生们领悟了,这儿是把游客和扫路老人进行对比。我说:课文是怎么对比的呢?这儿的省略号是要说什么呢?学生做补充。我说,这儿运用的就是侧面描写,用游客反衬扫路老人的自强不息,毅力惊人,任劳任怨。我对唐凯亮说:“现在还能说扫路老人自在悠闲吗?”他摇了摇头。我说,但是为什么老人的神态是如此的自在悠闲呢?这需要我们“由表及里”地去思考,从他的神态看到他的内心。这一句启发了学生,有的说老人豁达开朗,有的说老人乐观自信,有的说老人有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
       第四个环节是品读第二自然段,这个并不是问题,通过体会比喻句,学生能顺利地体会到天游峰高与险的特点。我有意说,这一自然段有三句话,每一句都表现了天游峰的高与险。学生们都点头,邵菲感觉到“有陷阱”,举手说,第三句不是。我说:真的不是?她立即反映过来:“不,我说错了,第三句也能表现天游峰的高与险。”我“不依不饶”:从哪里看出来的?她找出了“终于”一词。我再引导学生再读第7自然段,大家拿游客的表现来比较,深入地体会到了登上天游峰峰顶的不易。
       读过第2自然段,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写天游峰呢?这与我们这篇写人的文章有什么关系呢?有学生及时地发表看法,这也是侧面描写,为下文做了铺垫。有学生说了,这儿写天游峰越险,越能反衬出老人的自强不息、毅力惊人。

本页答案点评

用户评论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