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信息发布者:admin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主备:                   施教时期2014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13   古诗两首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教学
  
  目标
1.学习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望庐山瀑布》。
  
2.结合画面,理解诗句的意思,品味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体会诗人夸张、比喻的表达方式。
  
3.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呈现的画面,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
  
5.继续培养边读边想、咀嚼品味、圈画批注的读书习惯。
教学
  
重难点
重点:结合画面,理解诗句的意思,品味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体会诗人夸张、比喻的表达方式。
  
难点: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呈现的画面,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
  
资源
1.70首必背古诗中李白的诗。
  
2.庐山瀑布的图片资料。
预习
  
设计
1.拼读生字,去掉拼音准确朗读生字。
  
2.认真观察生字,练习正确美观地书写,《习字册》上的生字描一个写一个。
  
3.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4.通过阅读《一课一练》中的资料卡和其他途径了解李白的有关资料。
  
5.搜集几个有关李白的小故事在小组内讲一讲。阅读《新》上的助读。
  
6.背背《古诗70首》中李白写的古诗。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走近课文(6分钟)
  
《静夜思》《赠汪伦》《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独坐敬亭山》。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故事:《铁棒磨成针》。齐背《望庐山瀑布》。
  
  
第二板块:理解古诗。(28分钟)
  
  
1.自主学习。(5分钟)
  
【学程单一】
  
①放慢速度,像小诗人那样诵读这首诗。
  
②再读一遍,在你认为需要停顿的地方画上“/”。
  
③学习时间:5分钟
  
  
2.展示。(8分钟)
  
(1)在展台上展示划分并朗读。
  
(2)读好课题,理解“望:远看。”
  
(3)学习有节奏地朗读。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3.学生自主学习
  
【学习单二】
  
①读读诗句,看看插图,说说每行诗句的意思。
  
②在不理解的字词旁边做上“?”
  
③小组交流,尝试解决你的问题。
  
④学习时间:6分钟
  
4.展示
  
  
  
A前两行:
  
(1)日照香炉生紫烟,
  
①讲意思。
  
②图文结合品读“生”的意思是产生,而非升起。
  
(2)遥看瀑布挂前川。
  
①讲意思。
  
②找出用得最妙的字。品读“挂”,实物对比,体会作用?(化动为静)
  
(3)有感情地朗读前两行。
  
B后两行:
  
①讲两行的意思。
  
②理解“三千尺”、“九天”的意思。(表示很高。)(天的最高处)
  
③体会所采用的夸张的修辞。
  
指导朗读两行诗。
  
④对比理解  疑:好像
  
⑤体会比喻及其作用。
  
整体朗读。
  
  
  
  
  
  
第三板块:感悟中心(6分钟)
  
1.填空:《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再次朗读。
  
  
第四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
  
第一板块:导入新课。
  
1.我们学过许多首李白的诗,谁能背?注意每人背一首,不要重复别人背过的诗。
  
2.关于李白你知道什么?你搜集到了哪些关于李白的小故事?
  
3.刚才有同学背到了《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我们一起来背诵一遍。
  
  
  
  
第二板块:理解古诗。
  
1.过渡:既然这首诗我们都已经能背诵了,那么,这节课我们该学些什么呢?
  
2.任务驱动。
  
出示学程单
  
3.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
  
4.巡视、参与学生探究。
  
  
  
5.导学。
  
(1)小组推荐学生展示,通过答案的比较进行指导。
  
(2)指导读好课题,相机理解“望:远看。”
  
(3)指导有节奏地朗读。
  
  
  
  
  
  
6.出示学程单
  
7.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
  
8.巡视、参与学生探究。
  
  
  
  
9.导学。
  
(1)小组推荐学生展示,通过答案的比较进行指导。
  
(2)A前两行: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①学生讲意思。
  
②品读“生”,图文结合,生的意思是产生,而非升起。
  
③你认为哪个字用得最妙?品读“挂”,实物对比,体会作用?(化动为静)
  
(3)出示“瀑布图”,指导朗读前两行。
  
  
  
  
B后两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①学生讲两行的意思。
  
②老师很想知道,三千尺到底有多高?(表示很高。)那么“九天”呢?(天的最高处)补充:古代人将天分为九层,最高层为九天。
  
③显然,瀑布没有作者所写的那么高,它采用的是什么修辞?(夸张)指导朗读两行诗。
  
④对比理解“疑”,相机教学“疑”的书写。
  
疑是银河落九天 疑是地上霜  意思都是好像
  
⑤体会比喻及其作用。
  
10.整体朗读。
  
  
第三板块:感悟中心
  
1.填空:《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了(       )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
  
2.再次朗读。
  
  
  
第四板块:布置作业
  
★:
  
1.完成《练习与测试》和《补充习题》中和《望庐山瀑布》相关的内容。
  
2.背诵《望庐山瀑布》,用自己的话说说它描述的景象。
  
★★:
  
将必背古诗中描写祖国名山大川的古诗题目写在语文书70页。
  
★★★:
  
制作以《赞我祖国好河山》为主题的读书小报。文字为描写祖国名山大川的古诗,插图为和古诗相应的景象。
作业设计
★:
  
1.完成《练习与测试》和《补充习题》中和《望庐山瀑布》相关的内容。
  
2.背诵《望庐山瀑布》,用自己的话说说它描述的景象。
  
★★:
  
将必背古诗中描写祖国名山大川的古诗题目写在语文书70页。
  
★★★:
  
制作以《赞我祖国好河山》为主题的读书小报。文字为描写祖国名山大川的古诗,插图为和古诗相应的景象。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备课:              施教时期2014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13    古诗两首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2
  教学
  
  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默写古诗。学会生字“绝”、“鹂”、“鹭”,掌握多音字“行”。
  
2.通过查字典、阅读注解等方法理解关键词,依据诗句展开想象,描述古诗描写的情境,体会诗人愉悦的心情。
  
3.通过阅读资料、探究交流等途径,了解古诗体裁“绝句”和修辞手法“对仗”,感受后者对于表达诗歌内容的作用。
  
4.增强学习古诗的兴趣,学习合作,继续养成边读边想、圈画批注的读书习惯。
  
5.继续培养学生边读边想、咀嚼品味、圈划批注的读书习惯。
教学
  
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展开想象,描述古诗描写的情境,体会诗人愉悦的心情;学习合作。
  
难点:感受“对仗”对于表达诗歌内容的作用。
教学
  
资源
1.三年级学生一般已积累了五十首以上的古诗,其中大部分属于绝句。背过的《春夜喜雨》属于律诗,《游子吟》属于小律。可以通过比较让学生进一步明晰绝句这一古诗体裁。
  
2.三年级学生已有的学习古诗的经验。
  
3.学生已能正确背诵《绝句》。
  
4.《语文补充习题》上的相关题目。
预习
  
设计
1. 朗读、背诵古诗,尝试默写。
  
2.学习生字“绝”,要求描红一个,组两个词语;学习“鹂、鹭”,通过查资料,知道这是什么鸟;学会多音字“行”,知道它两种读音的正确用法。
  
3.通过查字典、阅读注解等方法理解关键字“鸣、青天、含、西岭、千秋雪、泊、东吴”等的意思,并把注解摘抄至语文书上。试着说说诗歌的大体意思。
  
4.阅读资料卡,了解“绝句”这一古诗体裁与“对仗”这一修辞手法。能正确说出《望庐山瀑布》《春夜喜雨》《游子吟》的体裁。
  
资料卡:
  
绝句:是我国古诗的一种体裁,也叫截句或断句。它的特点是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简称五绝;每句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律诗:是我国古诗的一种体裁,通常规定每首8句。如果仅6句,则称为小律;超过8句 ,则称排律或长律。
  
对仗:也叫对偶,是一种修辞方法,用对称的字词加强语言的效果,如课文中的  “黄鹂”对“白鹭”。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走近课文(3分钟)
  
1.背诵两首《绝句》。
  
  
2.绝句是古诗的一种体裁,每首诗都有4句。
  
  
  
   
  
3. 绝,左右结构,先写绞丝旁,再写色,绝妙、绝句……)
  
  
  
第二板块:预习展示(7分钟)
  
朗读
  
1.展示朗读时做到:停顿准确,声断气连
  
2.自主练读。
  
  
  
  
  
字词的意思
  
1.鸣:鸣叫。 青天:蓝天。
  
含:包含。 西岭:西边的岷山。千秋雪:多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东吴:地名,在现在的江浙一带。
  
古诗的意思: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一群白鹭排着整齐的队伍飞向蓝天。透过窗户,可以看见西面的岷山上积着多年不化的积雪,门外的江边停泊着从遥远的东吴来的船只。
  
2.体会“含”的意思。
  
  
第三板块: 想象诗境,体悟诗情(23分钟)
  
  
学习第一句
  
1.自主学习。(2分钟)
  
【学程单一】
  
(1)借助填空,把看到的美景说出来吗?
  
阳春三月, 微风徐徐,柳树             ,有两只        的黄鹂在              鸣叫,仿佛          
  
(2)时间:两分钟
  
2.展示。(2分钟)
  
示例:阳春三月,微风徐徐,柳树碧绿碧绿的,有两只可爱的黄鹂在枝头欢快地鸣叫,仿佛在唱着赞美春天的歌。
  
3.学习反思。(1分钟)
  
预设答案:写出事物的颜色、样子、形态,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4.学习二、三、四句(18钟)
  
(1)自主学习
  
【学程单二】
  
☆再读读诗句,看看插图,展开想象,学着第一句的样子,写写其余三句的诗意。
  
☆合作交流,要求认真倾听、取长补短。(有收获可。以添添改改)请每组1号主持。
  
☆时间5分钟
  
(2)合作探究。
  
(3)展示。
  
写话示例:阳春三月,草长莺飞,草堂外到处是生机勃勃的景象。窗前柳树嫩绿的丝条,在春风的吹拂下,摇曳多姿,活泼可爱的黄鹂在绿枝条间蹦来跳云,快乐地鸣叫。一群队列整齐的白鹭,展开洁白的双翅,身姿优雅地向蓝天飞去。
  
凭窗远眺连绵起伏的西岭雪山,岭上积雪终年不化,在阳光的映照下闪闪发光。整个美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图画,画面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门外江岸边停泊着从遥远东吴来的船只,他们即将扬帆远航。
  
4.听取交流意见后修改。
  
感情朗读,体悟诗情
  
  
第四板块: 感悟对仗,赏析诗歌 (6分钟)
  
1.自主学习。
  
2.展示。“两个”对“一行”,“黄鹂”对“白鹭”,“鸣”对“上”,“翠柳”对“青天”……
  
3.同桌对对子。
  
4.师生对对子,对中赏析:
  
五彩缤纷的春天
  
生机盎然的春天
  
清新旷远的春天
  
……
  
  
5.诵读全诗。
  
  
  
  
  
  
  
  
第五版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1分钟)
第一板块:导入新课。
  
1.大家会背的诗很多,我来考考大家,背两首《绝句》。
  
2.这两首古诗为什么都叫绝句?
  
3.讲述:这两首诗都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即兴之作,当时没写题目,后来就以诗的体裁为题。我们今天就来学其中的一首。
  
4.板书课题:绝句
  
“绝”是生字,你们来指导老师写?
  
它还能组成什么词语呢?
  
  
第二板块:预习导学
  
朗读:
  
1.任务驱动
  
这首诗我们都会背了,那会读吗?诗不但要读正确,还要读出韵味来。
  
2. 指名朗读
  
3.导学
  
(1)请小老师示范。
  
(2)学着这位小老师的样子练一练。
  
字词的意思:
  
1.选择有代表性的一名学生展示交流,其他学生补充。
  
2.讲述:千秋就是千年,这里不是指正好一千年,是指时间特别长,就像万里指距离特别远一样。
  
古诗的意思:
  
1.小组推荐4名学生展示交流。
  
2.导学:含。
  
同学们拍过照片吗?伸出双手做一个取景框,跟着老师拍一拍。
  
  
  
  
  
第三板块: 想象诗境,体悟诗情
  
过渡:同学们,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诗中有着怎样的一幅画呢?
  
学习第一句
  
1.任务驱动。
  
我们再读读第一句,看看插图,展开想象,你欣赏到了怎样的美景呢?
  
出示学程单
  
  
  
  
  
  
2.导学。
  
从柳树的颜色、样子、形态等方面指导学生展开想象;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组织反思。
  
我们用了什么方法把诗中蕴藏的画面说美了?
  
  
4.学习二、三、四句
  
出示学程单
  
  
  
  
  
  
  
  
  
  
5.导学。
  
(1)引导学生欣赏。
  
(2)帮助修正。
  
感情朗读,体悟诗情
  
启发:大诗人杜甫就在如此美景之中,他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两个……(生齐诵)
  
千年后的我们也仿佛身临其境,声情并茂地吟诵起来:两个……(生齐诵)
  
  
  
  
  
  
  
  
  
  
  
第四板块: 感悟对仗,赏析诗歌
  
1.举例。
  
同学们,杜甫的这首诗,真可谓流传千古。其中对仗的运用 为人们称道。对仗就是词语的对称,他与比喻拟人一样都属于修辞手法,看黄鹂和白鹭  都是鸟的名字,而且前一个字都表颜色,后一字都为鸟名。黄鹂对?白鹭。
  
2. 你还能找到其他的对仗吗?找到后与同桌对一对。
  
3.和老师对,对中引导赏析:
  
黄白翠青,对着对着我们对出了一个(   )的春天。
  
鸣—上、鸣翠柳—上青天,对着对着我们对出了一个(   )的春天。
  
千秋雪万里船……对着对着我们对出了一个(   )的春天。
  
就这样,对着对着,对出了一首流传千古的绝句。
  
齐读、背诵古诗。
  
  
第五板块: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与测试》和《补充习题》中和《绝句》相关的内容。
  
★★
  
1.背诵《望天门山》、《绝句》
  
2.完成《练习与测试》“发展练习”第二题。
作业设计
  
完成《练习与测试》和《补充习题》中和《绝句》相关的内容。
  
★★
  
1.背诵《望天门山》、《绝句》
  
2.完成《练习与测试》“发展练习”第二题。
  

本页答案点评

用户评论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