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毛衣的温度阅读答案

信息发布者:陈芳老师
①19岁那年,我第一次去北京,为了挽救濒临死亡的爱情。事情终究还是发展到了
那一步。任我在他校门口一直等着,他始终没有出现。深秋的夜静得出奇,寂寞的路灯
把我的影子拉得老长。我流着泪,无奈地准备打道回府。
    ②等我到火车站,去南京的火车已走了。幸运的是,去上海的还有一班,半夜的时
候,我坐上了去上海的列车。车厢里人很少,也很冷。心急来寻男友的我,竟忘记带件
外套,只穿了件薄薄的长袖。一会儿的工夫,身上的鸡皮疙瘩像好斗的士兵一样整整齐
齐地站出来。我把长袖拉得紧紧的,希望能将自己尽可能多地装进去。不知从什么时候
开始,鼻子开始发痒了,喷嚏一个接着一个地喷涌而出,还带着黏黏的液体。
    ③我四下寻看着,抱着一丝希望看看能否找到什么东西来御寒。当头转到左前方的
时候,我发现45角处一个二十三四岁的男生在看着我。当我俩眼神交汇的时候,他
赶忙将头低下,我没再理会,继续寻找着。再看到他的时候,发现他还在看着我,眉目
微蹙着,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我觉得奇怪,便仔细打量起他来。这是个长相不错的男
孩儿,挺拔的身材,眉宇间透出一股英气,因为瘦,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外套显得空荡
荡的。
    ④可能感觉到我一直看着他,他微微抬起头盯着我,嘴微微蠕动了一下,又没了声
响。随即,又低下头去。顺着他的眼睛看下去,我发现他一直盯着手中的袋子看,从我
的位置处,可以辨别出袋子里装的是衣服。是衣服又怎么样呢?难道我要向别人借衣服吗?
可是,寒冷一阵阵袭来,我越来越觉得冷,身上的温度越发的低了。心里的两个念头在
不停地打架,“借”还是“不借”,抗争越来越激烈。最后,还是“不借”败了!
    ⑤打定主意后,我借着去厕所的名义,回来的途中,经过他的位置前,小心地问他
一句:“袋子里的衣服可以借我穿下吗?等下车我就还你。”他猛然抬起头,瞪大了眼睛,
又有些欣喜地看着我,拿出袋子里的毛衣。他红着脸说:“毛衣上有个小洞,你不介意的
话,就穿上吧!”道了声谢谢,我拿着毛衣疾步回到位置上,立刻就将它套在身上。
    有了大大的毛衣,身子顿时暖了起来,一个个鸡皮疙瘩也像败军一样急急撤退了。
等身子暖和起来,我才注意到毛衣的袖口处的确有个小洞,不大,但在一整片灰色中还
是显得很扎眼,像个自卑的小孩子一声不响地躲在角落里。我看着那个手指般粗细的洞,
幡然醒悟过来为什么他一直看着我又欲言又止的样子了。他一定早就觉察出我的处境,
想借衣服给我,却又碍于衣服的不完美不好意思将衣服递上。瞬间,一股热热的东西在我心里来回翻滚起来……
    ⑦到南京的时候,他将毛衣留给了我,我没有拒绝,因为有毛表的相伴,我不再感觉到寒意。
    ⑧至今,我还留着那件毛表。虽然它旧了,还有一个小洞。
    ⑨人生就是如此奇妙。一个陌生人与你相遇,只占你生命中短短的一寸光阴,有时
却又显得如此珍贵。不知道,远方的他是否还记得自己的一件带着破洞的毛衣,给当时
  失恋的女孩儿带来多大的宽慰与温暖。
    (选自《读者丛书》,有改动)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一会儿的工夫,身上的鸡皮疙瘩像好斗的士兵一样整整齐齐地站出来。
3.选文第⑤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4.选文第段中那件毛衣虽然旧了,还有一个小洞,可为什么至今“我”还要留着它?
5.结合选文的内容,简要分析男孩儿是个怎样的人。
6.选出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
    A.第①段中的环境描写渲染了冷清、寂静的气氛,烘托了“我”接受了失恋这个事实后平静的心情。
    B.选文第③段和第⑥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相互照应。
    C.选文第④段中“他微微抬起头盯着我”中加点的“盯”字传神地写出男孩儿特别想把衣服借给“我”的心理。
    D.结尾段写出了“我”对人生的感悟,表达了“我”对男孩儿的感激和赞美之情。
参考答案:
1.当“我”因失恋在回家的火车上又冷又无助时,一个男孩儿借给“我”一件
袖口上带着破洞的毛衣,让“我”感到了温暖和宽慰,并终生难忘
  2.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因穿得少而感到
特别寒冷
    3.运用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生动地写出了“我”向男孩儿借毛衣时他意
外(或“惊讶”)而又高兴(或“欣喜”)的心理,表现了男孩儿善良的品质
  4.因为那件毛衣在“我”身心最寒冷的时候给了“我”温暖和宽慰,让“我”终生难
忘,值得纪念;毛衣承载着男孩儿的一片爱心,非常珍贵,值得珍藏。
5
.从男孩儿把毛衣借给“我”并在下车时把毛衣给了“我”的举动,可以看出
他是一个善良、热心、乐于助人的人;从“我”向他借毛衣时他脸红的神态,能看出他是一个羞涩(或“腼腆”)的男孩儿
    6.A

本页答案点评

用户评论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