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如图11-2-6所示,物体重10N,处于静止状态。该滑轮是
定
滑轮,手拉弹簧测力计在A位置时的示数为
10
N。若手拉弹簧测力计在A、B、C三个不同位置时的拉力分别是$F_{A}$、$F_{B}$、$F_{C}$,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F_{A}$
=
$F_{B}$
=
$F_{C}$。这说明使用定滑轮不能改变施力的
大小
,只能改变施力的
方向
(摩擦不计)。

答案:定 10 = = 大小 方向
8. 如图11-2-7所示,物重20N,该滑轮是
动
滑轮,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10
N,使用这种滑轮能
省力
,但
费距离
(滑轮重与摩擦不计)。

答案:动 10 省力 费距离
9. 如图11-2-8所示,不计动滑轮的质量及转动摩擦,当竖直向上的力$F= 10N$时,恰能使重物$G$匀速上升,则重物$G= $
5
N,绳固定端拉力为
5
N,重物上升10cm,力$F$向上移动
5
cm。

答案:5 5 5
10. 如图11-2-9所示的滑轮组,不计拉线质量及滑轮转动摩擦,重物$G= 100N$,每一个滑轮重20N。当绳自由端的拉力$F$竖直向上、大小为30N时,重物$G$对地面的压力为
30
N。当拉力$F$为
40
N时,恰能让重物$G$匀速上升。若重物$G$能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则绳自由端向上运动的速度为
0.3
m/s。

答案:30 40 0.3
11. 用笔画线代表绳,按要求将图11-2-10中的滑轮组连接起来,并标上$F$的大小(滑轮自重与摩擦不计)。要求:在两幅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绕法。

答案:如图所示

在探究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弹簧测力计测出的拉力$F是否恰好等于物重G$的一半?如不等,你认为可能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答案:提示:滑轮自重、摩擦等
解析:
在探究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弹簧测力计测出的拉力$F$不等于物重$G$的一半。
原因:
1. 动滑轮自身有重力;
2. 动滑轮和绳子之间存在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