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从弟(其二)
一、默写
1. 《赠从弟》(其二)中以问答手法道出松柏刚劲的本性,牵出全诗主旨的句子是“
岂不罹凝寒
?
松柏有本性
”。
2. 《赠从弟》(其二)中以冰霜的严酷衬托松柏傲雪凌霜的高洁品格的句子是“
冰霜正惨凄
,
终岁常端正
”。
答案:1.岂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性
2.冰霜正惨凄 终岁常端正
3.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B
)
A.“亭亭”“瑟瑟”两句句式工整,相互映衬,读来极有音韵美。
B.三、四句以“山上松”的“劲”来衬托“谷中风”的“盛”。
C.这首诗既写了松柏的外在形象,又写出了松柏的内在品格,作者对松柏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D.这是一首咏物诗,诗歌语言质朴、刚劲峭拔而又情深意长。
答案:B
4. 诗中松柏的“本性”具体指什么?诗人写松柏“本性”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松柏的“本性”具体指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坚贞不屈、高风亮节的品格。诗人借松柏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对堂弟寄予了无限期望,也有自况自勉的意思。
梁甫行
一、默写
1. 曹植在《梁甫行》中通过“
剧哉边海民
,
寄身于草野
”点明了边海人民生活艰难的状况,抒发了深深的感慨。
2. 《梁甫行》中通过对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衬出边海人民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民的恐惧与凄楚的句子是“
柴门何萧条
,
狐兔翔我宇
”。
答案:1.剧哉边海民 寄身于草野
2.柴门何萧条 狐兔翔我宇
3.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C
)
A.本诗描写了边海百姓的艰苦生活,深刻反映了那个时代百姓生活困苦不堪的惨烈景象。
B.诗的开篇描写自然现象,写了各地自然环境不同,所遭遇的风雨也迥异。
C.“翔”字形象地描写了狐狸、兔子放肆飞窜的情形,这给荒蛮的环境带来生机。
D.颔联、颈联直陈所见所感,几无雕饰,如实记录了百姓流离失所的困境。
答案:C
4.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妻子儿女像禽兽一样生活,盘桓在山林险阻之地。诗句展现了百姓在乱世中遭受的苦难,饱含诗人对百姓悲惨处境的痛心,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