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示例一:“破”字用得好。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示例二:“深”字用得好。一个“深”字,写出了荒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
3.这是一首饱含深厚家国情怀的诗,请结合尾联的内容,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答案:尾联通过“白头”“搔”“不胜簪”这些生动的细节描写,将诗人忧国、思家、悲己的复杂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诗人在乱世中的无奈与痛苦,以及他对家国深深的眷恋和责任感。
1.自读课文,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①交战 ②誓死杀敌,尽忠报国
答案:①交战 ②誓死杀敌,尽忠报国
2.「甲光向日金鳞开」一句中「开」字用得好,请简要分析好在何处。
答案:“开”字写出了在敌军兵临城下时,守军将士们披坚执锐、严阵以待、雄姿英发、士气高昂的状态。
3.「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分别从哪两方面写出了战地怎样的气氛?
答案: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写出了战地阴寒惨切的气氛。
1.自读课文,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答案:①铁未销 ②前朝 ③东风 ④二乔
2.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前两句诗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或“前两句诗写兴感之由”),为后两句诗论史抒怀作铺垫。
3.后两句诗论史抒怀,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后两句诗委婉地反映出诗人的抑郁不平之气和豪爽的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认为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施展。这两句诗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1.自读课文,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答案:①海天相接 ②天帝询问
2.「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中「嗟」「谩」二字值得品味,请加以赏析。
答案:“嗟”字生动地写出了词人彷徨忧虑的神态,这是对自己在人生道路上唯恐浪费青春和生命,茫然不知所措的叹惋。“谩”字流露出词人心中的哀怨惆怅:一是空有诗情诗才,因知音(丈夫)早逝而无人能会意;二是慨叹自己身逢乱世,有着对现实无能为力的苦闷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3.「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这几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这几句引用典故,运用比喻,把自己比作大鹏,乘万里风高飞远举,叫风不要停止,把她的小舟吹到仙山上去,让她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表现了词人有大鹏高飞之志,也反映了词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