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通假字
亲戚畔之(“
畔
”同“______
叛
”,______
背叛
)
答案:畔 叛 背叛
2. 一词多义
(1)利
天时不如地利(形容词,
有利
)
兵革非不坚
利
也(形容词,
锋利,锐利
)
(2)之
三里
之
城(助词,
的
)
环而攻
之
而不胜(代词,
代“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
寡助
之
至(动词,
到
)
(3)而
环
而
攻之而不胜(连词,
表承接
)
然
而
不胜者(连词,
表转折
)
答案:
(1)有利 锋利,锐利
(2)的 代“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到
(3)表承接 表转折
3. 词类活用
(1)
域
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
限制
)
(2)
固
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
巩固
)
(3)
威
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
威慑、震慑
)
答案:
(1)限制
(2)巩固
(3)威慑、震慑
4. 古今异义
(1)三里之
城
[古义:
城墙,与“郭”对举时多指内城
。今义:城市(跟“乡”相对)。]
(2)
池
非不深也
(古义:
护城河
。今义:池塘。)
答案:
(1)城墙,与“郭”对举时多指内城
(2)护城河
5. 重点词语
(1)
环
而攻之而不胜 环:
四面包围
(2)
兵
革
非不坚利也 兵革:
泛指武器装备
(3)
委
而去之 委:
放弃
(4)
得
道
者多助 得道:
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
答案:
(1)四面包围
(2)泛指武器装备
(3)放弃
(4)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
6.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答案:
(1)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时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使百姓定居(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3)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1. 通假字
往之女家(“
女
”同“____
汝
”,______
你
)
答案:女 汝 你
2. 一词多义
(1)居
居天下之广居(动词,
居住
)
居天下之广
居
(名词,
住宅
)
(2)得
是焉
得
为大丈夫乎(动词,
能够
)
得
志(动词,
实现
)
(3)道
妾妇之
道
也(名词,
正道
)
独行其
道
(名词,
道路
)
(4)戒
戒
之曰(动词,
告诫
)
必敬必
戒
(形容词,
谨慎
)
答案:
(1)居住 住宅
(2)能够 实现
(3)正道 道路
(4)告诫 谨慎
3. 词类活用
(1)富贵不能
淫
(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迷惑
)
(2)贫贱不能
移
(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动摇
)
(3)威武不能
屈
(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屈服
)
答案:
(1)使……迷惑
(2)使……动摇
(3)使……屈服
4. 古今异义
与民
由
之
(古义:
遵从
。今义:缘由。)
答案:遵从
5. 重点词语
(1)公孙衍、张仪岂不
诚
大丈夫哉诚:
确实
(2)是
焉
得为大丈夫乎焉:
怎么,哪里
(3)丈夫之冠也,父
命
之命:
教导,训诲
答案:
(1)确实
(2)怎么,哪里
(3)教导,训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