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重点词语
(1)
沉
$\underset{·}{
鳞
}$竞跃 沉鳞:
指水中潜游的鱼
(2)实是
欲
界
$\underset{·}{之}$仙都 之:
这里指人间
答案:
(1)指水中潜游的鱼
(2)这里指人间
4.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案:
(1)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林,一年四季都有。
(2)自从(南朝宋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1. 一词多义
念
无$\underset{·}{与}$为乐者 (介词,
和,跟
)
答案:和,跟
2. 古今异义
$\underset{·}{念}$无与为乐者
(古义:
考虑,想到
。今义:想念。)
答案:考虑,想到
3. 重点词语
(1)$\underset{·}{
欣
}\underset{·}{
然
}$起行 欣然:
高兴的样子
(2)$\underset{·}{
相
}\underset{·}{
与
}$步于中庭 相与:
共同,一起
(3)水中藻、荇$\underset{·}{
交
}\underset{·}{
横
} $交横:
交错纵横
答案:
(1)高兴的样子
(2)共同,一起
(3)交错纵横
4.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相与步于中庭。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答案:
(1)(于是我们)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2)月光照在院中,好像积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仿佛有水藻和荇菜交织在一起,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1. 自读课文,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①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②高峰入云 ③俯视 ④晓雾将歇 ⑤欲界之仙都
答案:①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②高峰入云 ③俯视 ④晓雾将歇 ⑤欲界之仙都
2. “山川之美”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①山水相映之美。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②色彩配合之美。青翠的竹木与五彩的山石相映衬,绚丽动人,美不胜收。③晨昏变化之美。清晨薄雾消散,猿啼鸟鸣;傍晚红日西沉,游鱼跃水。④动静相衬之美。高峰为静,流水为动;青林翠竹为静,五色交晖为动;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
1. 自读课文,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①中庭赏月 ②写景 ③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答案:①中庭赏月 ②写景 ③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 作者自谓“闲人”,文中哪些语句与“闲”字有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答案:与“闲”字有关的语句:“解衣欲睡,月色入户”(说明门庭冷落);“念无与为乐者”(表明交友之稀);“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点明其闲)。这些语句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复杂的心境,既有赏月的闲情雅致,又有郁郁不得志的惆怅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