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课时练答案 2025年同步导学案课时练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 第14页解析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最长的一分钟
姬 烨 董意行 孔祥鑫
①4 日晚,当视障运动员李端登上北京冬残奥会主火炬台,或许连他自己也想不到,他将迎来自己人生中最漫长,或许也是最值得纪念的一分钟。
②他右手高擎火炬,左手摸索着刻有参赛国家和地区名称的“雪花”,终于找到了火炬的卡槽。但他几次尝试将火炬嵌入主火炬台,都因为火炬的角度不对而未能完成。
③他试着旋转火炬,双手一起往下按,但依旧没有成功。那几秒,感觉时间都在等待他、陪伴他、鼓励他。突然,现场一位观众大声喊出了“加油”。随后,声声“加油”,全场掌声,毫不吝啬地给了他。
④这次,李端双手举着火炬,差一点就嵌入了主火炬台,但还是没成功。
⑤“加油!加油!”在全场观众的助威声中,李端又经过了几次尝试,终于把火炬稳稳嵌入主火炬台内。
⑥成功了!李端奋力挥舞着左拳,但右手依旧不敢离开火炬。当他听到现场雷鸣般的掌声时,才将紧握火炬的右手松开,高举双臂欢呼。
⑦短短的一分钟,李端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刚从主火炬台走下来,这位曾经入选国家青年男篮的东北硬汉,声音依旧有些颤抖。
⑧“盲人点火,肯定会有困难,但只要你坚持不懈,把困难挺过去,没有咱中国人,包括咱中国自强不息的残疾人做不成的事!”李端说。
⑨“今天我的右手拿得低了一些,左手去比对时,(卡槽)底下也有点卡。稍微有一点偏差,就不一定能顺利完成。但我还是很自信的,我又拔出来重试一下,费了点时间,但最终成功了!”
⑩整个过程中,李端站在点火高台上,原本想调整一下脚的位置,但因离地较高,最终还是决定脚不动,用手来调整。
⑪李端特别感谢在那一分钟里,为他加油鼓劲的人们。
⑫“我感觉不到光亮,但是能感觉到声音,能感觉到那些帮助过我和一直支持我的人,就像残奥火种在我的右上方,温暖着我右边的脸和我的心,那种感觉特别好!”
⑬李端曾是篮球运动员,18 岁时,他在备战 CBA(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新赛季时意外失明。此后,机缘巧合中,李端再次踏上竞技场。出众的运动天赋,让他在 2004 年雅典、2008 年北京残奥会跳远、三级跳远比赛中夺得冠军。
⑭“我现在的心情和我当年在‘鸟巢’打破世界纪录夺冠的心情是一样的!”李端说,“感谢‘双奥之城’,感谢这么好的时代,让我有机会两次来到‘鸟巢’。第一次是参赛,9 万名观众和我一起唱国歌;第二次是点火炬,虽然我看不见,但我要让全世界看到,我们中国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
⑮虽然看不到光,但李端在冬残奥会开幕式的这个夜晚,为我们点亮了夜空。
(选自 2022 年 3 月 5 日《新华日报》,有改动)
1. 概括这篇新闻的主要内容。
2. 第⑬段属于新闻的什么部分?有什么作用?
3. 品读文中画线的句子,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
当他听到现场雷鸣般的掌声时,才将紧握火炬的右手松开,高举双臂欢呼。
4. 文章引用的李端的话都是从记者对李端的采访中摘录的,请你结合第⑧段、第⑭段中李端的原话,推测记者当时分别问了怎样的问题。
答案:1.本文记述了视障运动员李端在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上点亮主火炬的过程。
2.第⑬段属于新闻的背景。这段话交代了李端的受伤经历和运动成就,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新闻内容,感受李端面对挑战时的坚韧精神,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冬残奥会开幕式上他成功点燃主火炬的非凡意义。
3.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了现场掌声之热烈,表现出现场观众对李端极大的肯定以及激动的心情。
4.示例:
针对第⑧段的采访提问:此次点燃主火炬的任务对你而言有困难吗?
针对第⑭段的采访提问:此次作为火炬手和14年前作为运动员参与奥运会,你的心情有什么不同?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