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与声速
在我国很多城市,都有高大的钟楼,它们主要用来报时。钟楼在古代也是被用作报时的建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出钟声来告诉人们时间。如果人距离大钟很远,就会有这样的感觉:报时的钟声,夜晚和清晨听起来很清楚,一到白天,就不太清楚了,有时甚至听不到。有人认为,这是因为清晨和夜晚的环境安静,而白天声音嘈杂。原因真的只是这样吗?
点 拨 这样的解释只对了一小部分,其实主要原因是在不同的温度下,声音传播的速度不同。下表列举了不同温度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
|温度/℃|声速$/(m·s⁻^1)$|温度/℃|声速$/(m·s⁻^1)$|
|-30|313|-10|325|
|-20|319|0|332|
|10|338|30|349|
|20|344|100|386|

白天,太阳把地面晒热后,地表处的空气比高空的空气温度高。钟发出的声音在地表传播的速度大于在高空中的传播速度,于是声波传出不远后,就向上方偏移了。而夜晚和清晨与白天恰好相反,地表的温度比高空中低,声音在地表传播得慢,在高空中传播得快,声音传出后很快就向下方偏移了,沿着地表传播,所以在很远处也能清晰地听到钟声。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问题:在炎热的沙漠中,沙子吸收来自太阳的热量,温度很高,人在60m以外大声呼喊,会出现什么现象? 在北方的冰海雪原里,人在60m以外呼喊,又会出现什么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