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孔子,名
丘
,字
仲尼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
政治家
、
教育家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
儒家
学派创始人。
答案:丘 仲尼 政治家 教育家 儒家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答案:(1)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2)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3)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3. 《〈论语〉十二章》主要讲了哪两方面的内容?试作简要阐述。
主要讲了“学习方法”与“个人修养”两方面的内容。如“学而时习之”强调的是复习的作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说的是学习态度;“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饭疏食,饮水”等讲的是个人修养问题。
答案:主要讲了“学习方法”与“个人修养”两方面的内容。如“学而时习之”强调的是复习的作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说的是学习态度;“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饭疏食,饮水”等讲的是个人修养问题。
4. 按照你的理解,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孔子认为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不要生气: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答案:(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5)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6)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