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题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千百年来,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人的心灵独白。央视文化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打动了观众的心,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它的热播(
C
)
A.说明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优秀的文化
B.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C.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我们的精神家园
D.表明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答案:C
解析: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及作用的理解。《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A选项的表述过于绝对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B、D选项的表述与题干没有关系。故选C。
【例题2】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课堂上,老师就“如何坚定文化自信”组织同学们进行讨论。
有的同学认为:“坚定文化自信,就要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坚决抵御外来文化,建设和发展更加灿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答案:此观点是片面的。
1. 坚定文化自信,需要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因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能产生情感共鸣,提高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坚决抵御外来文化是错误的。对待外来文化,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应以包容的心态,互相学习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 建设和发展更加灿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增强文化自信,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成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1.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经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这说明(
D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B.民族文化决定民族的命运
C.文化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
D.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为中华民族提供精神动力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