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对比阅读王安石的两首诗,完成练习。
(江苏省真题仿练)
书湖阴先生壁(其一)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书湖阴先生壁(其二)
桑条索漠①楝花②繁,
风敛③余香暗度垣④。
黄鸟⑤数声残午梦⑥,
尚疑身属半山园⑦。
【注释】①索漠:萧条的样子。②楝(liàn)花:苦楝花,常见于北方地区,花淡紫色,有芳香。③敛:收敛。④垣(yuán):矮墙。⑤黄鸟:黄莺。⑥午梦:午睡时的梦。⑦半山园:王安石退隐江宁的住所。
(1)由诗题可知,这是一组
B
诗,是王安石写给邻居
湖阴先生
的。
(2)品读第一首诗,补全思维导图。
庭院之内:
茅檐洁净
,花木成畦→勤劳、爱整洁
庭院之外:一水绕绿,
两山送青
→
品性高洁
(3)第二首诗调动多种感官来写景。诗人从视觉角度写
桑条
、
楝花
等景物,从
听觉
角度写鸟鸣,从嗅觉角度写
余香
,可谓有色、有声、有味,让人沉醉。
(4)下列对两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5)小全正在借助对仗的修辞手法理解诗句,请你帮忙补充完整。
“一水”对“
两山
”,“护田”对“
排闼
”,“将绿绕”对“
送青来
”。我还知道其他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的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
一行白鹭上青天
。
(6)结合注释,想象诗句“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描绘的画面。
桑树枝叶稀疏略显萧瑟,但楝花开得十分繁盛,清风吹送着楝花的香味,悄然翻过矮墙,到我的身边。
答案:
(1)B 湖阴先生
(2)茅檐洁净 两山送青 品性高洁
(3)桑条 楝花 听觉 余香
(4)A
(5)两山 排闼 送青来 示例: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6)示例:桑树枝叶稀疏略显萧瑟,但楝花开得十分繁盛,清风吹送着楝花的香味,悄然翻过矮墙,到我的身边。
7. 小练笔 班级里就“小学生是否该背诵古诗文”展开辩论,请作为正方辩手发言。
反方观点:现在小学生学习压力大,强制背诵古诗文会导致学生机械记忆,增加负担,作用不大。
正方观点:
让小学生背诵古诗文可以增加文学积累,提高文化素养,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从长远看,背诵古诗文好处很大。
答案:示例:让小学生背诵古诗文可以增加文学积累,提高文化素养,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从长远看,背诵古诗文好处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