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答案 2025年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七年级生物上册苏科版 第28页解析答案
6. 澳大利亚政府经过生态评估,从中国引进蜣螂,大批放养在草原上,有效解决了牧场上大量牲畜粪便堆积的问题,维护了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这一事实给我们的启示是(
B
)
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B.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C.人为干预一定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D.增加生物物种和数量一定能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答案:B
7. 下列资源中,取之不尽的是(
A
)
A.太阳能
B.生物
C.水
D.各种矿物
答案:A
8. 对于不可更新的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正确的是(
D
)
A.十分珍惜利用
B.寻找新的替代品
C.节约利用、综合利用
D.最大限度地加以开采
答案:D
9. “垃圾不落地,城市更美丽。”垃圾分类需要每个人的参与,把常见垃圾分类放进相应的垃圾桶。下列属于可回收物标志的是(
A
)

答案:A
10. 阅读材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其关键点在于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
(1)材料中“人的命脉在田”是因为农田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食物,该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其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弱的原因是
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少
。根据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农田生态系统属于
人工生态系统

(2)通过材料可知,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相互关联,人类与山水林田河是生命共同体,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生物圈
,它的范围包括
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
答案:(1)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少 人工生态系统 (2)生物圈 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11.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每年春天,在稻田、池塘或溪沟内,常常会见到蝌蚪,而到了夏天,一只只青蛙就会在农田中忙于捕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水稻制造的有机物是动物的食物来源
B.蝌蚪与成体青蛙之间会形成竞争
C.农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比森林生态系统强
D.青蛙数量增多时,虫的数量也会增多
答案:A
12. (2024·莆田模拟)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湄洲岛曾经是荒漠化严重的石头岛。近年来,湄洲岛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量种植美人蕉、旱伞草等20多种水生植物,着力改善水质。将循环净化的水引至红树林后,红树林中鱼、虾、蟹等生物逐渐增多,海岸生态环境大为改善。
资料二:如图是红树林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示意图。

(1)资料一中画线部分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环境影响生物

(2)资料二中没有提到的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是
分解者

(3)食物网中与弹涂鱼具有捕食和竞争关系的生物有
虾、白鹭
,白鹭获得能量最少的食物链是
藻类→虾→弹涂鱼→白鹭

(4)经过人们的不懈努力,湄洲岛从荒漠化严重的石头岛变成了如今生机勃勃的生态岛,其自我调节能力
提高
(填“提高”或“降低”)。
答案:(1)环境影响生物 (2)分解者 (3)虾、白鹭 藻类→虾→弹涂鱼→白鹭 (4)提高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