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补充习题答案

信息发布者:admin

随文练习

一、1、sī liang   2、 huàng huàng     3、chà     4、xié   5、duó   6、yàoshi

二、1.B   2.A    3.A    4.B

三、1.通常老师上课称学生为“同学们”、“亲爱的同学们”,或“孩子们”、“亲爱的孩子们”等。 韩麦尔先生称学生为“我的孩子们”,反映了老师对就要沦为亡国奴的孩子们的痛惜、怜悯和依依不舍之情,说明老师和学生们紧紧地连在一起,亲如骨肉。

2.“我的朋友们”既包括学生,也包括听课的镇上人。称大家为“我的朋友们”,表现了大家都热爱法兰西祖国、热爱法语,包含了希望大家一起摆脱奴役、拯救祖国的爱国衷肠。

3.“散学了,———你们走吧”这句话并不是韩麦尔先生所说,而是韩麦尔先生的手势所表示的内容,是作者对韩麦尔先生手势含义的叙说。

四、1.“监狱”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 语言是民族的标志和象征,是联系人民思想的纽带,它能使人民不忘自己的祖国,团结起来和侵略者斗争,求得民族的解放。

2.“这些字帖”指的是写着“法兰西”、“阿尔萨斯”的圆体字,“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的比喻,说明它们就是祖国的象征,小弗郎士将永远把“法兰西”、“阿尔萨斯”、“祖国”牢记在自己心中。

五、第一问:法语是法国尊严的化身,它记录了法国的历史和文化,培育了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所以把法语记在心里就是把祖国记在心里。 第二问:我们民族的语言有自己的特点,它承载着文化信息,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所以要学好它。

六、例如:这最后一课给了我们赶走侵略者的勇气和力量,将来终有一天我们还会上法语课!

七、这样写,说明他虽贪玩,但不是不顾学习的。 这为情节发展作了铺垫。 这样写,后边描述他的心理变化才显得真实、可信。

八、表明沦陷区所有人民都有对祖国和祖国语言的热爱及对敌人的仇恨,这是一种可贵的民族情感。 着重刻画“郝叟老头儿”的形象,典型地表现了这种情感,强化了感人的效果。

九、1.交代“最后一课”的背景,反映小弗郎士无忧无虑、纯真幼稚的心理状态。

2.反映镇里人们对局势的关注,一定程度上为镇里许多人也都去听最后一节课埋下伏笔。

3.“钟声”意味着“最后一课”的结束,“号声”进一步表明这里已成为敌占区,呼应开头描写。 两种声音都是对韩麦尔先生的沉重打击,所以他脸色“惨白”,内心无比悲痛。


问题探究

1.一是批评有些学生不好好学习,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 二是责备家长不关心子女学习,让子女丢下书本去干活。 三是检讨自己的过失,为了自己的私事而放学生的假。

2.(1)例如说拿出自己一件最宝贵的东西。 (2) 原句比改句更强调时间多得很,这样就更能表达老师对学生不珍惜时间的痛惜之情,因而更能打动学生。

3.变换句式:(1) 小弗郎士,难道你不感到难受吗? (2) 我也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 他批评学生时不用反问句,体现他对学生的爱护;责备自己时用反问句,表现他深深的自责和痛惜之情。

(已修改)

本页答案点评

用户评论

我要纠错